匯聚成果轉化要素融合創新 落實科技自立自強戰略支撐
——Demo Day 2021活動在清華電子院舉行
2021年4月10日,由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簡稱:清華電子院)主辦的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特別活動——Demo Day 2021在中新天津生態城啟發大廈舉行。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主任王國良,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長夏正淮,天津市工信局副局長楊坡,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副主任楊勇,天津市濱海新區科技局副局長白玉、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院長王燕,清華控股總裁助理王飆,清華電子系系主任、電子院院長、清華校友總會電子系分會會長汪玉,清華電子系黨委書記金德鵬,清華電子系副系主任吳及等出席活動。來自投資界、產業界、學術界的知名人士、企事業單位、校系友企業代表、媒體記者、高校師生共計近3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由清華電子院常務副院長王瀚晟主持。活動全程線上直播,總觀看量近3000人次。
活動現場
本次為期一天的Demo Day 2021活動由合作簽約揭牌儀式、特邀主旨報告、科創項目路演、創新成果展示等部分組成,充分展示了清華電子院二期建設以來的發展成果,反映了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學科成果轉化進展和清華電子院在“政產學研用”跨界合作、推動技術應用、資本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成績。
汪玉致歡迎辭
活動伊始,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系主任、清華電子院院長、清華校友總會電子系分會會長汪玉首先代表清華電子系、電子院、校友會感謝大家對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學科成果轉化的關心和支持。汪玉以“春天”為關鍵詞,全面總結和回顧了清華電子系、清華電子院在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汪玉表示,清華電子系一直將“在電子信息的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和在中國信息產業走向自主創新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努力從‘跟隨者’(follower)變成‘領跑者’(leader)”作為我們的愿景,將“構建起社會信息輸入高校和高校科研成果輸出轉化的新模式,成功轉化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培養和造就一批創業者和企業家”作為一項重要使命。今年4月,電子系還成立了教育發展辦公室,希望全面提升電子系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師資隊伍待遇、培育更多的優秀學子、凝聚更多的高水平專家學者,打造多元的助學勵教體系和文化,建設國內高校領先的社會支持體系,夯實育人與創新兩件大事。清華電子院作為電子系踐行時代使命、政產學研用融通創新的主要載體,經過近六年的發展,努力打造了一套行得通、可復制、能成功的科技成果轉化創新體系,有力推動了清華原創科技的轉化和應用。他最后強調,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助學勵教,從來都不是單兵作戰、更不能閉門造車、孤芳自賞。清華電子院以開放的姿態,務實的作風、共贏的目標舉辦demo day 2021活動,希望各界嘉賓以此為載體,加強合作與溝通,共同答好“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命題,共同迎接中國原創硬科技爭奇斗艷的“多彩春天”!
楊勇致辭
楊勇在致辭中首先對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表示祝賀。他表示,清華大學是享譽中外的世界名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清華的先進理念觀念思維、高端創新人才和創業團隊、智能科技前沿創新項目將有力地支持創新戰略核心地位,對雙方的合作充滿信心。清華電子院自2015年在生態城成立以來,各項工作都取得矚目的成績,有力帶動了生態城創新生態建設,形成了科技聚集、產業集聚、人才聚集。清華電子院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共產黨建立100周年、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舉辦Demo Day活動,意義深刻,值得期待。下一步,雙方將深化務實合作,生態城管委會將在政策、產業基礎、大數據開放等方面給予電子院持續支持。
無限基金SEE Fund品牌發布
清華電子院十分重視早期項目公司的投資,廣泛與頭部PE基金合作,匯聚更多優質的資本力量和基管機構共同推動泛電子信息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目前,電子院管理SEE Fund無限基金、偉新基金、華慧泰有基金、清研基金等投資主體,這些基金都將為電子院成果轉化保駕護航。活動中,無限基金SEE Fund進行了品牌發布,無限基金SEE Fund管理合伙人賀靜博士介紹了無限基金SEE Fund無限基金的相關情況。她表示,無限基金SEE Fund由清華電子系、清華電子院等共同發起,其LP(有限合伙人)包括紅杉中國、高瓴資本、螞蟻集團、字節跳動等。無限基金SEE Fund主要面向清華大學及其他頂尖高校教師與校友創辦的早期前沿科技企業進行投資,用市場化機制推動科技創新創業,愿意長周期陪伴創業企業成長。在電子院基金體系發布的最后環節,王瀚晟與天津海河產業基金副總經理趙金峰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基金建設、初創企業投資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清華電子院-同方股份智慧城市應用技術與場景研究聯合實驗室揭牌
為了推動智慧城市等領域的科研及技術應用合作,清華電子院與同方股份共同成立了“智慧城市應用技術與場景研究聯合實驗室”,以城市模擬器系列技術為重點,圍繞城市建設需求和運營場景,面向交通、規劃、公共衛生、政務、工廠、基礎設施等重要領域,通過一系列技術攻關、核心技術突破以及智慧城市應用的關鍵技術,借助同方股份在產業領域的優勢,推動智慧城市應用技術的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活動中,汪玉與同方股份黨委書記、總裁胡軍共同為“智慧城市應用技術與場景研究聯合實驗室”揭牌。另外,為了推動雙方合作成果的應用和推廣,清華電子院招商引入的同方股份子公司——同方芯潔能(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在生態城注冊成立,胡軍與芯潔能(天津)公司董事長龔正為新公司共同揭牌,公司將圍繞潔凈、節能領域為高科技電子廠房提供專業、高效的運維服務。
清華大學-商湯科技“感知計算”產學研深度融合專項計劃啟動
去年以來,清華電子院協同清華電子系不斷加強與產業界頭部企業的合作與交流,推動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活動中,作為牽頭院系,電子系系主任汪玉、黨委書記金德鵬、副系主任吳及、清華電子院院長助理金娜與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楊帆,戰略協同部總監楊玥,高校合作執行總監葛瑜,高校合作高級經理李振生共同啟動“‘感知計算’產學研深度融合專項計劃”,電子系將牽頭組織清華大學相關院系與商湯科技圍繞以“感知計算”為引領的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瓶頸問題開展各項研究工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嘉賓作主旨報告
在主旨報告環節,多位嘉賓從學術、政策、產業、投資等角度就智慧城市建設發表主旨演講。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智慧城市應用技術與場景研究聯合實驗室主任李勇以《智慧城市:從感知到認知》為題以智慧城市建設為例,從城市數字化與數字城市化的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與城市化建設的機遇和挑戰;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楊帆以《新技術趨勢下的多要素協同創新》為題介紹了AI領域創新的時代背景、機遇及要素協同創新前景。三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技術負責人,天準科技CTO 曹葵康,光峰科技CTO胡飛,青云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林源也進行了分享。清華電子系王貴錦研究員介紹了清華電子院AI大數據平臺在青云科技的支持下升級成為智算科研教學平臺的情況,并宣布清華電子院建立的國內高校領先的多模態AI數據公共服務平臺正式成立。期間,汪玉代表電子系、電子院、校友會向青云科技董事長兼CEO黃允松,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林源贈送禮品,祝賀青云科技上市成功,青云科技向清華電子回贈公司上市紀念品,并祝賀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
項目展示交流現場
作為清華電子院集聚創新要素的重要平臺,此次Demo Day活動還為電子院孵化項目及合作伙伴提供了對外展示和交流的舞臺。“精準土壤數據服務平臺”、“超高速細胞成像智能分析儀”、“5G物聯網連接優化服務平臺”、“氣體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等32個項目參與了現場展示。通過項目組研發人員對產品的講解與演示,與會嘉賓對展出項目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多家投資機構、產業化公司與展示項目在現場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投融資專場
作為此次活動重要議程之一的“預見未來”新一代信息技術投融資專場暨清華電子科創項目路演以視頻直播的方式在京津兩地同時舉行,紅杉資本副總裁公元、高榕資本執行董事辛旺、天創資本業務合伙人張勁分別在北京京晉電子信息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北京JIE中心)及天津主會場,圍繞“紅杉資本科技項目投資實踐”、“清華校友創業投資生態”、“早期醫療投資經驗”主題作了分享。“毫米波雷達算法與解決方案”、“人體胸腔液氣含量多物理場實時監測”、“智能視覺感知集成電路和系統”、“快照式CMOS超光譜成像芯片”、“先進相控陣天線”等9個項目進行了現場路演,并接受了與會專家的提問和專業性建議。
在全天的活動中,與會各方積極展開交流,共同探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技術應用、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創投趨勢等話題,現場氛圍十分熱烈。
作為轉化成果展示和創新資源對接的重要平臺,Demo Day已成為清華電子院的年度品牌盛會,今年已是第四屆。活動的成功舉辦,搭建起政產學研間的合作橋梁,推進了科技成果與市場、資本、人才的集聚,促進了學術與產業的無縫對接,有力推進了清華電子院科研成果轉化及技術應用進程,對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清華電子院將繼續秉持“堅持初心、厘清重點、提高品質、透明極致、合作共贏”的工作原則,深入實施“堅持孵化、拓展合作,搭建平臺、專注行業,立足京津、面向全國”的二期發展策略,以建設高端光電子芯片創新中心、醫工結合創新中心、先進科技創新中心、新一代融合通信與智慧城市創新中心等技術與應用平臺為抓手,努力形成科研與產業發展的“閉環”,構建起社會信息輸入高校和高校科研成果輸出轉化的新模式,為清華大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勢能。